不少企業(yè)和單位在采購或搞項目時,會糾結“到底用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公開招標要廣而告之,流程復雜;邀請招標只找?guī)准沂煜さ膯挝粊硗?,省時省力,但很多人不清楚它的規(guī)矩——比如哪些情況能搞邀請招標?怎么選邀請對象才合規(guī)?今天就用大白話講講邀請招標,從適用場景到具體流程,再附幾個避坑要點,讓你明明白白用好這種招標方式。
先搞懂:啥是邀請招標?和公開招標有啥不一樣?
邀請招標,簡單說就是“不公開喊人,只私下請幾家來投標”。比如學校要建個小食堂,不往網(wǎng)上發(fā)招標公告,而是直接找3家熟悉的建筑公司,發(fā)邀請函讓他們來報價,這就是邀請招標。
它和公開招標的區(qū)別,就像“請客吃飯”和“擺流水席”:
- 公開招標:相當于“擺流水席”,誰想來都行,要提前在網(wǎng)上發(fā)通知(招標公告),不限定參與人數(shù),流程嚴格(比如要公示中標結果);
- 邀請招標:相當于“請客吃飯”,只請相熟的幾家,不用發(fā)公告,參與的投標人不能少于3家,流程靈活些,但必須保證公平。
舉個例子:某公司要采購一批辦公電腦,預算20萬。用公開招標得等半個月報名,再花1個月評審;用邀請招標的話,直接找3家靠譜的供應商,1周就能出結果,效率高多了。
這3種情況,用邀請招標更合適(別用錯了)
不是所有項目都能搞邀請招標,按規(guī)定,以下3種情況最適合:
1.項目太小,公開招標不劃算
比如村里要修條小路,預算50萬以內(nèi),或者學校買批課桌椅,預算10萬。這種項目利潤低,公開招標的話,可能沒人愿意來投標,就算有人來,招標過程花的錢(比如發(fā)公告、租場地)可能比項目本身還多,得不償失。
這時候用邀請招標,直接找3家本地的施工隊或供應商,省錢又省事。
2.項目特殊,只有少數(shù)人能做
有些項目技術門檻高,比如醫(yī)院要買特殊的檢測設備,全國可能只有3家公司能生產(chǎn);或者項目有保密要求,比如部隊的營房維修,不能隨便讓外人參與。
這種情況只能邀請有能力、符合保密要求的單位來投標,公開招標反而找不到合適的人。
3.公開招標沒人來,只能換方式
有時候公開招標會遇到“報名的投標人不夠3家”,或者“兩次公開招標都流標了”(比如第一次沒人報名,第二次只有2家來)。這時候按規(guī)定,可以改成邀請招標,直接邀請有能力的單位來投。
去年有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采購醫(yī)療設備,公開招標兩次都只有2家報名,最后改成邀請招標,找了3家符合資質(zhì)的供應商,才順利完成采購。
邀請招標6步走,按流程來少出錯
第1步:確定項目需求,寫好招標文件
和公開招標一樣,先把項目要求寫清楚:比如建個小倉庫,要寫明白“面積多大、用什么材料、什么時候完工”,還有投標人的資格(比如“必須有建筑資質(zhì)”)。
注意:雖然是邀請招標,招標文件也不能馬虎,該有的條款(比如報價要求、驗收標準)都得寫全,不然投標人沒法做標書。
第2步:選對邀請對象,不能少于3家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要找“有能力、信譽好”的單位,而且必須邀請3家以上(含3家),少1家就不合規(guī)。
怎么選?可以從這3個渠道找:
- 以前合作過的單位(比如上次給學校做裝修的公司);
- 行業(yè)內(nèi)口碑好的企業(yè)(問問同行推薦);
- 查“信用中國”等平臺,排除有失信記錄的單位。
避坑點:不能只邀請“關系戶”,比如只找老板的親戚開的公司,就算流程對了,也可能被認定為“內(nèi)定”,惹上麻煩。
第3步:發(fā)邀請函,寫清“時間和要求”
邀請函要寫明這些內(nèi)容:
- 項目名稱(比如“XX小學圍墻維修項目”);
- 招標文件在哪領、什么時候領(比如“3月10日-12日,到學??倓仗庮I”);
- 投標書啥時候交(比如“3月20日下午5點前”);
- 開標時間和地點(比如“3月21日上午9點,學校會議室”)。
邀請函可以發(fā)紙質(zhì)版,也能發(fā)電子版(比如郵件),但必須讓對方確認收到。
第4步:收投標書,檢查“有沒有資格”
投標人交來標書后,先檢查他們有沒有滿足“資格要求”,比如有沒有相應的資質(zhì)證書、業(yè)績夠不夠。
這一步要公平,不能因為某家公司是“熟人”,就放寬要求。比如招標文件要求“有2個類似項目業(yè)績”,哪怕是親戚開的公司,只拿得出1個業(yè)績,也得排除。
第5步:開標評標,選性價比最高的
開標時,把3家的報價和方案當眾拆開,讓大家都看到。評標時,不能只看價格,要綜合考慮“價格、質(zhì)量、工期”——比如A公司報價低但工期長,B公司報價稍高但能提前完工,可能選B更合適。
注意:評標過程要記下來(寫評標報告),誰投了多少票,為什么選這家,都得寫清楚,以后查起來有依據(jù)。
第6步:公示結果,簽合同
確定中標人后,雖然不用像公開招標那樣在全國平臺公示,但最好在單位內(nèi)部貼個公告(比如學校的公示欄、公司的內(nèi)網(wǎng)),寫清楚“哪家公司中標了,多少錢”,公示3天,沒人反對就可以簽合同了。
搞邀請招標,這3個坑千萬別踩(都是教訓)
坑1:只邀請2家,人數(shù)不夠
有個社區(qū)要做綠化,圖省事只找了2家園林公司,覺得“兩家比價就行”。結果被人舉報,因為按規(guī)定“邀請招標必須不少于3家”,最后項目被叫停,重新組織招標,耽誤了2個月。
記住:不管多小的項目,邀請的投標人必須是3家及以上,少一家都不行。
坑2:內(nèi)定中標人,假裝走流程
某單位搞邀請招標,表面上找了3家公司,實際上早就和其中一家說好“讓他們中標”,故意給另外兩家設難題(比如要求他們提供根本拿不到的資質(zhì))。最后被舉報,負責人受了處分,項目也廢了。
記住:邀請招標可以選熟悉的單位,但不能內(nèi)定,要讓3家公平競爭,評標時憑實力說話。
坑3:不寫招標文件,口頭說了算
有些小企業(yè)圖省事,不寫招標文件,只口頭告訴投標人“要做個啥項目”。結果投標時,一家說“以為是做A方案”,一家說“以為是做B方案”,吵得不可開交,最后沒法評標。
記住:不管多簡單的項目,都要寫書面的招標文件,把要求寫清楚,免得扯皮。
最后總結:邀請招標要把握“3個原則”
- 合規(guī):該邀請3家就別少,該有的流程別省;
- 公平:別偏袒某家,讓有實力的單位中標;
- 記錄:邀請函、招標文件、評標報告都要留好,至少保存3年(萬一有人查呢)。
其實邀請招標就像“精準找?guī)褪帧?,用對了能提高效率,用錯了可能惹麻煩。只要按規(guī)矩來,選對項目、找對人、走對流程,就能省心又合規(guī)。要是你用過邀請招標,有啥經(jīng)驗或教訓,歡迎在標書啦評論區(q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