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性磋商有二次報價嗎?最新規(guī)則+操作流程詳解

2025-09-05 21:18 閱讀 1 次 評論 0 條

在參與競爭性磋商項目時,很多投標企業(yè)都會問:“競爭性磋商有二次報價嗎?和一次報價有啥區(qū)別?二次報價能隨便改嗎?”其實,二次報價是競爭性磋商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但并非所有項目都必須有,且操作有嚴格規(guī)則。本文結(jié)合最新政策(如《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用大白話拆解二次報價的關鍵問題,幫你搞懂“要不要報、怎么報、報多少”。

競爭性磋商

競爭性磋商

一、先給答案:競爭性磋商大多有二次報價,但不是“必須有”

簡單說:90%以上的競爭性磋商項目會設置二次報價,但并非法律強制要求,具體看項目需求

從政策依據(jù)來看,財政部《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財庫〔2014〕214號)明確:“磋商小組可以根據(jù)磋商文件和磋商情況實質(zhì)性變動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要求以及合同草案條款,但不得變動磋商文件中的其他內(nèi)容。實質(zhì)性變動的內(nèi)容,須經(jīng)采購人代表確認。對磋商文件作出實質(zhì)性變動的,磋商小組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參加磋商的供應商。供應商應當按照磋商文件的變動情況和磋商小組的要求重新提交響應文件,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權(quán)代表簽字或者加蓋公章?!?/p>

這里的“重新提交響應文件”,就常包含“二次報價”——簡單理解:第一次報價是“初始報價”,相當于“入場券”;經(jīng)過磋商環(huán)節(jié)(雙方溝通技術、服務細節(jié))后,供應商根據(jù)磋商結(jié)果調(diào)整的報價,就是“二次報價”,也是最終評審的關鍵依據(jù)。

但有兩種情況沒有二次報價:

  1. 小額簡單項目:比如采購一批辦公文具,技術、服務無復雜爭議,磋商小組認為一次報價已能反映合理價格,就可能不組織二次報價;
  2. 單一來源磋商:若項目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無需競爭,自然不需要二次報價。

二、為什么要搞二次報價?核心作用有3個

很多人覺得“二次報價是多此一舉”,其實它是為了解決“一次報價不精準”的問題,核心作用有3個:

1.讓報價更貼合實際需求

第一次報價時,供應商可能對項目細節(jié)(如技術參數(shù)、服務范圍)理解不透徹,比如某醫(yī)院的“智慧醫(yī)療系統(tǒng)”磋商項目,第一次報價時供應商可能漏算了“數(shù)據(jù)對接服務”;經(jīng)過磋商,供應商明確需求后,二次報價就能補充這部分成本,讓報價更合理。

2.給供應商“修正機會”,避免因誤解廢標

比如某學校的“校園綠化養(yǎng)護”項目,磋商文件寫“養(yǎng)護期2年”,但供應商第一次報價誤按“1年”算;磋商時雙方溝通發(fā)現(xiàn)問題,二次報價就能修正養(yǎng)護期,避免供應商因“理解偏差”導致報價過低,后期無法履約。

3.促進合理競爭,幫采購人拿到“性價比更高的方案”

二次報價不是“惡意壓價”,而是“基于需求優(yōu)化的競爭”。比如A、B兩家供應商第一次報價分別是100萬、95萬,磋商后發(fā)現(xiàn)A的技術方案更符合需求,但價格偏高;A可通過二次報價調(diào)整到98萬,既保留合理利潤,又比B的方案更具競爭力,最終采購人能選出“技術達標+價格合理”的供應商。

三、二次報價怎么操作?4步流程要記清

競爭性磋商的二次報價不是“隨便報”,有嚴格的時間、形式要求,2025年各地操作流程基本統(tǒng)一,主要分4步:

1.第一步:先磋商,再談報價

所有供應商先進行“技術、服務磋商”——磋商小組會針對響應文件中的技術方案、服務承諾提問,比如“你們的設備如何滿足我們的節(jié)能要求?”“售后服務響應時間能縮短到2小時內(nèi)嗎?”,供應商現(xiàn)場答辯、補充說明。

注意:這一步不聊價格,只談技術和服務,直到磋商小組認為所有供應商都明確了項目需求。

2.第二步:磋商小組通知“準備二次報價”

技術磋商結(jié)束后,磋商小組會以書面形式(如“二次報價通知書”)通知所有供應商:“現(xiàn)在進入二次報價環(huán)節(jié),請在30分鐘內(nèi)提交二次報價單”(時間一般15-60分鐘,根據(jù)項目復雜度定)。

同時會明確二次報價的要求:比如“報價需包含所有服務內(nèi)容,不得拆分”“大小寫必須一致,否則按廢標處理”。

3.第三步:供應商獨立提交二次報價

供應商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填寫“二次報價單”(需法定代表人或授權(quán)代表簽字、蓋公司公章),單獨提交給磋商小組,全程保密——供應商之間看不到彼此的二次報價,避免“惡意跟風壓價”。

比如某市政項目,A供應商二次報價92萬,B供應商報90萬,雙方互不知情,只能根據(jù)自身成本和項目需求報價。

4.第四步:磋商小組評審二次報價

所有供應商提交二次報價后,磋商小組會結(jié)合“技術方案評分+二次報價”綜合評審(通常技術分占60%-70%,價格分占30%-40%),最終選出“綜合得分最高”的供應商,而不是“二次報價最低”的。

比如A供應商技術分85分,二次報價92萬(價格分80分),綜合得分165分;B供應商技術分70分,二次報價90萬(價格分85分),綜合得分155分,最終A中標。

四、二次報價的5個“紅線”,踩了直接廢標

很多供應商因不懂規(guī)則,二次報價時“踩坑”導致廢標,這5個“紅線”一定要避開:

1.超時間提交:過時不候

二次報價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比如要求“30分鐘內(nèi)提交”,哪怕晚1分鐘,磋商小組也會拒收。建議提前準備好報價單模板,磋商時留意時間,預留10分鐘檢查、簽字。

2.報價低于成本:不是“越低越好”

二次報價不能惡意壓價到“低于成本”,比如某工程類項目,成本價80萬,供應商二次報價75萬,又無法提供“成本低于市場價”的合理證明(如自有生產(chǎn)線、批量采購優(yōu)惠),磋商小組會判定“報價無效”。

3.不按格式填寫:漏簽字、少蓋章

二次報價單必須按磋商小組提供的格式填寫,且要有法定代表人或授權(quán)代表簽字、蓋公司公章(兩者缺一不可)。比如只簽字不蓋章,或蓋章模糊,都會被認定為“無效報價”。

4.拆分報價:必須“總價包干”

除非磋商文件明確允許“分項報價”,否則二次報價必須報“總價”,不能拆分(如“設備費50萬+安裝費10萬”)。拆分報價會被認為“未響應磋商要求”,直接廢標。

5.修改非價格內(nèi)容:只能調(diào)報價,不能改技術方案

二次報價的核心是“調(diào)整價格”,不能修改技術方案、服務承諾等內(nèi)容。比如第一次報價時承諾“派2名工程師駐場”,二次報價時改成“1名工程師”,即使價格降低,也會因“實質(zhì)性改變響應文件”被廢標。

五、常見疑問解答:這3個問題別再糾結(jié)

1.二次報價能比第一次高嗎?可以,但要合理

只要有正當理由(如磋商后發(fā)現(xiàn)漏算某項服務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二次報價可以比第一次高。比如第一次報價80萬,磋商后發(fā)現(xiàn)需要額外增加“數(shù)據(jù)安全認證服務”,成本增加5萬,二次報價85萬,只要能提供成本說明,磋商小組會認可。

2.只有一次二次報價嗎?可能有三次,但很少

大部分項目只組織1次二次報價,但若磋商小組認為“二次報價仍需優(yōu)化”(如所有供應商報價都偏高,且能通過調(diào)整服務細節(jié)降低成本),可能會組織第三次報價,但這種情況只占5%左右,且需所有供應商同意。

3.未中標的供應商能看二次報價嗎?不能,全程保密

二次報價屬于“商業(yè)秘密”,無論是否中標,都不能查看其他供應商的二次報價。若有供應商要求查看,磋商小組會拒絕,且會記錄在案,避免泄露影響公平競爭。

六、總結(jié):二次報價的核心是“精準+合規(guī)”

競爭性磋商大多有二次報價,它不是“隨便改價”,而是“基于需求的合理調(diào)整”。記住3個關鍵:

  1. 先搞懂需求再報價:磋商時認真聽、仔細記,明確項目所有細節(jié);
  2. 報價要合理:不惡意壓價,也不盲目高價,結(jié)合成本和市場行情;
  3. 守規(guī)則:按時提交、按格式填寫、不碰“紅線”。

只要掌握這些要點,二次報價就能成為你中標“加分項”,而不是“絆腳石”。如果對項目的二次報價規(guī)則有疑問,建議提前聯(lián)系采購人或代理機構(gòu),確認清楚后再準備,避免因誤解影響投標。

分類:招投標知識 標簽:

發(fā)表評論

您必須 登錄 才能發(fā)表留言!